【平剧】 基本信息(拼音,读音等)  我要纠错

简体

繁体

平劇

拼音

píng jù

怎么读

英语

P′ing Chü

【平剧】的意思和解释

【平剧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  • 国剧的别名。参见「国剧」条。
【平剧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  • →国剧
【平剧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书)
  • 剧种名。清朝末年形成于北京的中国戏曲形式,又称「京剧」,由安徽的徽调(二簧调)和湖北的汉调(西皮调)结合后,并吸收崑曲、秦腔诸家之长形成。早期平剧演出以旦角为主,至道光后期转变为以生角为主,剧目亦由文转武。平剧最早分为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、副、外、武、杂、流十行,后来班社组织又分有音乐、剧装、容妆、盔箱、剧通、交通、经励七科,原本之十行缩减为生、旦、净、丑、杂、武、流七行。平剧的妆扮以明朝的服饰为基础,参考唐、宋、元、清的服饰为辅,不分朝代、地域和季节,但是对人物的身份、年龄和职位等,在式样、色彩、图案上都有着严格的区别。特别是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脸谱造型,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徵,使人一望而知忠奸善恶,更被当作中国戏曲的象徵。平剧的伴奏乐器分成「文场」── 京胡、京二胡、月琴、小三弦、笛、唢呐、海笛、笙,「武场」── 板鼓、小锣、大锣、铙钹、堂鼓,近年来较大规模的演出均加入国乐团的伴奏,丰富了文武场的音响色彩。平剧融合了文学、表演、音乐、唱腔、锣鼓、化妆、脸谱等各种领域的艺术美学,集合了各行业的艺术工作者长期的研究创新,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,闻名平剧演员有谭鑫培、王瑶卿、余叔岩、言菊朋、马连良、梅兰芳、程砚秋、荀慧生、尚小云、张君秋、金少山、盖叫天等,均树立一家之风格。
  • 《中国大百科全书.戏曲曲艺》。

--作者:郭玉茹

【平剧】 图片鉴赏

平剧

相关词语
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不保留版权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
Tip:SCC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