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领角鴞】 基本信息(拼音,读音等)  我要纠错

简体

繁体

領角鴞

拼音

lǐng jiǎo xiāo

怎么读

英语

Collared Scops-Owl

【领角鴞】的意思和解释

【领角鴞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教育Wiki编版)
目录

领角鴞 Collared Scops-Owl

基本资料
科别:鸱鴞科
别名:花背耳鴞、光足鸺鶹、猫头鹰
保育等级:其他保育类
活动环境分布:低海拔草丛或灌丛及树林<注1>
体长大小:体长约十九至二十五公分,翼长约十七公分,尾长九公分
外型特徵
体背灰褐色,有竖起之耳羽和不甚明显的黑色虫蠹斑;后颈有黄土色斑,翅膀的飞羽具有若干浓色阔横带;
颜盘灰黄色,有不规则之黑色斑纹且不能翻开;眉斑及眼先灰白色,盘缘黑色;眼睛的虹彩为红褐色;
尾羽灰褐色,有暗色横带;嘴铅绿色,脚灰色,趾无羽。
习性
夜行性鸟类。昼伏夜出在阔叶树林里,不容易发现,但在春夏季节可常听到他在树上发出单调的"不一一"鸣叫声,而冬季则较少鸣叫。
以猎捕昆虫、小鸟和小型哺乳类为食。在台湾则普遍栖息于海拔一千一百公尺以下的阔叶林,若在非繁殖期,可在更高的山区发现他的踪迹,是典型的乡土鸟类。
面临问题
由于传统迷信领角鴞具有药性,常被捕捉入药;在公路上也可常见到被车撞死的个体。<注2及注4>
离人类居住环境最近的猫头鹰
领角鴞广布在台湾山区,牠常在每个夜晚鸣叫,单调且洪亮的声音是在黑夜中寻找他最好的线索,辨音定好方位之后投以灯光,领角鴞就会因他红色的双眼而暴露行踪;
而如果模仿牠的声音,牠会因为好奇而共鸣回应,如循声移动到发生处让牠发现是异类假造之后,就会换发出"给"的急促串音发出抗议的警戒声。<注3>
关键字
中文关键字:领角鴞
英文关键字:Collared Scops-Owl
参考书目
注1:自然生态保育系列丛书三,宜兰县鸟类资源23页,张明财及林燕秋撰文,宜兰县政府1996年8月出版。
注2:保育类野生动物图监,鸟类110页,姚正得撰文,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6年6月出版。
注3:台湾野鸟图志144页,何华仁着,常民文化1996年6月出版。
注4:鸟羽,台湾野鸟羽毛图监238页,郝伟廉着,商周出版,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发行。
【领角鴞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书)
  • Otus lettia
  • 体长23~25公分。全身大致灰褐至红褐色,面盘灰色至褐色,耳羽短小,内侧及眉为皮黄色。身体背杂有深切杂纹及白斑,后颈、喉及腹面颜色较浅,胸前有黑色纵纹,跗跖长有羽毛,虹膜深褐色。亚成鸟体色较浅,斑纹较深。
  • 共5亚种,分布于亚洲东部,包括中南半岛、中国国内东南及东北、日本及台湾。多出现于低海拔地区,分布可至2,200公尺。
  • 栖息于常绿及阔叶森林、次生林、农田地或花园。以秋形虫及蚱蜢等昆虫为主食,也会固定摄食一些脊椎动物,如小型啮齿动物、鸟类或蜥蜴等。不作南北迁移,有些族群冬季会降迁,鸣声为单音节的「呜-」声。繁殖期2~7月,于天然树洞或其他鸟类用过的树洞中筑巢,每窝产3~5颗卵,雌雄双方共同孵卵。
  • 鸟纲(Class Aves)
  • 鴞形目(Order Strigiformes)
  • 鸱鴞科(Family Strigidae)

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不保留版权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
Tip:SCCG